好吊看视频前沿网,网聚全球好吊看视频华人!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邮件订阅
金币充值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
帐号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CAE展会
好吊看视频前沿
农牧前沿
论坛
BBS
专题
每日签到
对虾
罗非
家鱼
PPT
猪禽
蟹类
海鲜
交易
直播
种苗
饲料
渔医
养殖
海外
招聘
装备
校园
配方师
业务员
茶馆
会议
新手
站务
搜索
搜索
热搜:
饲料价格
肠炎
泥鳅
如何养殖黄鳝
养虾
技术
如何瘦水
大红鳃
正大
渔药
腐植酸钠
鸭饲料价格
循环水
泥鳅论坛
增氧机价钱
叶元土
杀虫
工厂化
海大
水库渔肥
双胞胎
文章
帖子
用户
好吊看视频前沿网 | 网聚全球好吊看视频华人
›
标签
›
寄生虫
标签: 寄生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寄生虫什么情况下必须杀?
渔医圈
afei0614
2012-5-13
1
7066
chengdunykjxy
2012-5-13 23:17
白鲢鳃部的东西,可能是大型寄生虫虫卵?
利洋专区
syusuke
2012-5-22
2
7048
渔民黄小弟
2012-5-24 19:14
如何防治太阳鱼代谢障碍综合症
渔医圈
华扬好吊看视频
2012-5-24
0
7526
华扬好吊看视频
2012-5-24 09:15
[技术前沿] 江西当前草鱼鱼种发病原因及对策
Forum
hsmy2
2012-5-25
0
5085
hsmy2
2012-5-25 15:07
江苏盐城鲫鱼暴发“大红腮”
《好吊看视频前沿》杂志
hsmy2
2012-5-29
0
4857
hsmy2
2012-5-29 20:47
草鲫五病灵
茶馆
正大药业
2012-6-5
0
5884
正大药业
2012-6-5 16:26
公司主营:杀虫药系列,内服药系列,消毒,调水剂系列,微生太系列
茶馆
正大好吊看视频药业
2012-6-6
1
6417
正大好吊看视频药业
2012-6-6 10:08
寄生虫怎么治疗?
茶馆
养殖助手
2012-6-12
0
4994
养殖助手
2012-6-12 11:45
清除池塘野杂鱼的六种方法
养殖圈
hsmy2
2012-6-27
2
6676
渔华佗
2012-6-28 13:17
常见鳃病及防治(产品请大家忽略)
渔医圈
华扬好吊看视频
2012-7-2
1
5502
wuhanwangboyx
2012-7-14 22:48
好吊看视频病害预测与预防
茶馆
破晓william
2012-7-2
3
6230
破晓william
2012-7-3 08:23
好吊看视频常见病害5
渔医圈
逆游的鱼
2012-7-3
1
6213
xiezhijia
2012-7-3 11:04
育苗培育
大宗淡水鱼
逆游的鱼
2012-7-3
0
5285
逆游的鱼
2012-7-3 13:53
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
渔医圈
逆游的鱼
2012-7-12
6
5516
逆游的鱼
2012-7-16 11:45
养青斑的朋友,硫酸铜可是你必备良药?
渔医圈
虫子的悲哀
2012-7-17
5
7229
蓝草结
2012-7-23 09:23
各位进来看看草鱼肠道是不是长“指环虫”
渔医圈
逆游的鱼
2012-8-1
16
7486
星辰一怒
2015-2-28 11:01
硫酸铜可以治小瓜虫不?(综述帖)
渔医圈
51fish
2012-8-19
30
12356
星辰一怒
2015-2-28 11:28
名优新品种推荐――胜斑
养殖圈
amilyli
2012-9-5
2
10116
中华鲟
2012-9-24 09:54
有时不必将鱼病想得太复杂
少数派专区
水中乐
2012-9-5
0
5692
水中乐
2012-9-5 22:24
黄鳍鲷寄生虫
南海渔医专区
南海渔医
2012-9-7
11
20192
米来-小米
2016-12-29 08:56
更多...
相关日志
分享
鱼病检测显微镜 好吊看视频养殖数码显微镜倡导科学好吊看视频养殖
显微镜说
2015-10-22 11:55
近期气温波动频繁,给鱼病的暴发和流行制造了机会。很多好吊看视频养殖区域发生了大范围发病现象,好吊看视频站派出相关技术人员达到现场进行诊断。 对鱼身上的寄生虫观测是检测鱼病的最要方法之一,一般采用镜检。用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对鱼病进行检测,简称镜检。镜检是在鱼病情况比较复杂,仅凭肉眼不能作出正确诊断时而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检查。 由福州泉通电子推出的咖啡象品牌最新鱼病检测仪外观精致小巧,方便携带,随时进行拍照采集数据存档研究。本产品外观类似数码相机,10-2000倍光学放大,极大方便了对鱼病进行现场及时检测工作 显微镜检测鱼病 注意事项: (1)要用活的病鱼或刚死的病鱼进行检查。由于鱼死亡后,寄生虫很快随之死去,寄生于鱼体的病原体又非常微小,死后往往很快改变形状或腐烂分解,因此时间稍长就很难确定其病原体。 取样时要保持病鱼鱼体湿润。因鱼体干燥后,寄生在病鱼体表的寄生虫会同时被干掉,甚至连病鱼的症状也会变得不明显或无法辨认。因此,应将病鱼装在带有原饲养水的桶或盆里拿出检查。 检查方法: 载玻片法 适用于低倍率或高倍率鱼病检测显微镜检查。方法是取下一小块病灶组织或一小滴内含物,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入一小滴清水或盐水,盖上盖玻片,轻轻地压平,先在低倍率显微镜下检查,分辨不清或可疑的可再调到高倍率下检查。 一般几十微米大小的寄生虫(如鞭毛虫)用高倍率检测,几百微米的寄生虫(如车轮虫)用低倍率检测。 玻片压缩法 用两片厚度约为3~4毫米,大小约6 x12厘米的玻片,先将要检查的组织或者是器官的一部分以及粘液等,放在其中一片玻片上,滴上适量的清水或盐水(注意体表部分或粘液用普通水,体内器官或组织用0.56%的盐水),用另一片玻片将其压成透明的薄层,即可放到低倍显微镜下检查。 应该重点检查的组织器官 鱼的各个组织器官、血液都可能有病原体的寄生,但在生产实践中,特别应该重点检查的部位是粘液、鳍条、鳃、肠胃、肝脏。 目前国内好吊看视频养殖增长迅速,但由于空气温度环境的影响,各种好吊看视频疾病也易发生,泉通电子咖啡象显微镜支持随时随地进行采样观测好吊看视频寄生虫,并通过拍照存储数据进行研究,是一种新型的好吊看视频检测箱必备仪器。 显微镜不仅可以应用于对鱼病寄生虫检测,还可应用于好吊看视频养殖水质监测,对水中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的实时监控,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改善早治疗。 目前泉通电子的咖啡象品牌显微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好吊看视频技术推广站,苏州市好吊看视频技术推广站,浙江省水利局,工业水处理(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等多家好吊看视频水质检测相关单位。 有如合作或需了解详情的好吊看视频相关单位,可直接拔打福州公司 电话 : 0591-83419204 (周一至周五早9:00-晚:6:00) 联系人:李生 电话 : 13489026381 (周六至周日或有疑问) QQ : 2952479798
个人分类:
好吊看视频显微镜分享
|
1188 次阅读
|
0
个评论
分享
小瓜虫病(白点病)谁说的无药可治???
热度
38
厨房师傅阿布
2013-7-3 18:37
小瓜虫病,一直以来都是好吊看视频界的顽疾,很多人都说是寄生虫病里的癌症。 何以如此? 究其原因有三: 原因之一: 小瓜虫本身结构和生理的特殊性, 小瓜虫生活史分为滋养体阶段、包囊阶段、掠食体阶段。滋养体阶段是幼虫长成成虫的过程,在鱼体身上3~5天完成,一般外用药物效果不理想。小瓜虫成熟后脱离鱼体进入包囊阶段,在水中2~7天完成多次二分裂(一个小瓜虫经过十次二次分裂可产生1024只小虫),这个阶段小瓜虫有一层厚厚的包囊,百毒不侵,什么药都杀不死。多次二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幼虫进入掠食体阶段,这个阶段幼虫要寻找寄主,很脆弱、最容易杀死,但缺点是这个阶段只有几小时。 原因之二: 养殖户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的错误, 很多养殖户单纯的以为选择一些剧毒药物就可以一次性搞定,殊不知小瓜虫的包囊阶段是百毒不侵的,杀死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处于掠食体阶段的幼虫。这时候养殖户又说了,那我天天杀总可以了吧?结果呢?虫没杀死,鱼先死完了。 原因之三: 对祖传妙方重视不够和应用不当。 一直以来我们的祖先都是很智慧的,针对小瓜虫祖先们的方法是最天然无污染的,具体如下:用辣椒和姜混合熬制浆液,然后全池泼洒,连续使用7~9天。我们的养殖户受不了熬制药液的那份苦和成本过高。有些人干脆就不相信这方法能防治小瓜虫病。有些人只用了三五天就不用了,结果还是小瓜虫泛滥。 那么中国好吊看视频界到底有没有安全方便又好用的小瓜虫防治方法呢?? 答案是,有。而且是经过无数次验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方法呢?? 那就是 渔愉鱼好吊看视频服务有限公司的 “纤灭”+“原虫膏” 纯天然植物类杀虫药,内服加外用、让小瓜虫无处可逃。
个人分类:
好吊看视频养殖用药技术分享
|
13489 次阅读
|
27
个评论
分享
污泥处理要求与方式
goonmu
2012-11-15 15:25
污泥处理要求 ( 1 )长距离运输带来的污染问题;( 2 )病原微生物、病毒及重金属的二次污染问题;( 3 )污泥衍生产品的资源再利用;( 4 )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适中。在解决了上述基本处置要求后,寻求一种能真正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置技术,在经济上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接受,处置后的衍生产品无害、实现循环经济的目的。 污泥土地利用营养成分较丰富,典型的污水厂污泥中含有氮 4% 、磷 2.5% 和钾 0.5% 左右,污泥施用于农田后,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及能够回收利用有机质等特定,合理开发利用污泥,既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为农业开辟有机肥源。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污染土壤、空气、水源,甚至进入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会对动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并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影响人类健康;还有些污泥含盐量较高会明显提高土壤的电导率,过高的盐分会破坏养分之间的平衡,降低土壤的利用价值。 污泥焚烧可以迅速和较大程度的使污泥减容;污泥焚烧可以迅速将污泥氧化并释放出一定的能量;所含重金属在高温下被氧化成稳定的氧化物,残渣无菌无臭,热量可以被利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建设和运行费用高;工艺设计和设备复杂,对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高;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噁英等气体污染空气,控制不当容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污泥干燥 干化干化后的污泥性能稳定、臭味消除、无病原物设备初期投资大,能耗大、运行费高。 污泥制建材占地面积小,处理快速,不受污泥性质和季节因素限制,可消纳途径广泛,资源利用率高 . 成本较高,烟气处理的环境要求高。
个人分类:
污泥
|
1416 次阅读
|
0
个评论
分享
水质诊断技术概要
热度
1
小小御医
2012-11-10 12:32
水质的任何变化都是由特定原因引起的,俗语讲 “ 养鱼先养水 ” ,就是讲的水质管理。所谓水质管理,就是根据池塘水色或水质化学指标的变化动态,对水质状况能否满足鱼虾正常生长做出分析判断,如果水质的变化威胁到鱼虾的生长安全,就应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使水质满足鱼虾正常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条件。水质管理是鱼虾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包括诊断和调控改良两个内容。 一般情况下,在鱼病诊断时,首先要对水质状况进行诊断。如果经过检查,判定水质良好,才可以判定鱼虾疾病的直接病因可能是寄生虫、细菌等病原生物。日常池塘管理中也应如此,如发现鱼虾有异常,应该首先检查水质。如果水质存在某些问题,应首先根据不同的原因对水质进行相应改良处理,同时采取相应的疾病治疗措施。水质管理要遵循以下程序。 1. 观察水色和浮游植物的变化 水色是水质状况的最直观表现。几乎所有的水质化学指标和浮游植物变化都会通过水色的变化表现出来,而水色的每一种变化都有特定的原因。因此,要注意观察水色的变化,掌握水色的变化规律和日常变化动态。技术人员要对各种情况下水色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现异常,要尽早采取水质改良措施。 2. 观察鱼虾的活动状态 鱼虾活动与水质状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水质的变化,特别是水色突变,会引起鱼虾异常的行为反应。轻度水质变化,会引起鱼虾溜边、游动缓慢、不吃食等,水质突变时,会引起鱼虾浮头、泛塘、中毒、游塘、池底死亡等。一般情况下,当水质变化为不适于鱼虾生存时,鱼虾首先会出现浮头的现象。 3. 检测水质化学指标 日常池塘管理过程中,除了关注以上两个方面的变化外,还应定期对水体 pH 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化学指标进行检测,以掌握水质变化的动态。科学家们已基本研究了所有主要养殖鱼好吊频这里都是精品的生存条件,除了国家《好屌看视频水质标准》中规定的指标外, pH 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关键的水质指标都有相应的数据。例如池塘溶解氧应是多少 ?pH 值多少 ? 表 2-2 总结了这些方面现有的数据。通过连续检测水体的化学指标,可以判断水质的变化动态及水质是否符合鱼虾正常生长发育所应具备的条件。 4. 正确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水质调控措施 在以上三方面诊断的基础上,要根据水质变化的原理,综合判断引起水质变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使水质保持在适宜鱼虾正常生长的状态。
个人分类:
水质
|
2276 次阅读
|
4
个评论
分享
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检查与诊断
热度
11
恋水渔翁
2012-7-5 22:45
一、检查病鱼应注意的事项 1 .作检查诊断的病鱼要采用活鱼或刚死不久的,否则会因鱼死后太久,而使某些症状消失或体表的病原体死亡或病原体离开宿主而无法鉴别,影响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性; 2 .检查过程中要保持鱼体表面的湿润。因鱼体一经干燥,部分病征就自行消失,病原难于识别。取样时标本(待检病鱼)应放在盛水的桶中,如路较远,病鱼应用湿布或湿纸包裹,以防干燥; 3 .检查时,分离器官应力保各器官的完整性,并分别放置,特别要注意,切莫让各器官之病原相互污染,并保持湿润,防止干燥; 4 .所有用具要洗净,防其相互污染,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会发生忙乱或遗漏。遇一时不能肯定的病原或病变的材料应留下标本,以备进一步研究。 二、检查方法 1 .现场观察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察看现场,测量池中的水温及 pH 值,察看水色、水源和塘面及鱼群的活动与死鱼的情况,了解发病的经过及已采取的措施等。详细记录以备作为确诊时参考之用; 2 .肉眼检查 鱼类的寄生虫病有时会在有关部位出现一定的病理变化,呈现出症状,有时症状清楚,可用肉眼作现场初步诊断。但有时有些病并无特殊明显的症状,或由于病原体细小或隐藏于组织器官中,肉眼难于查看。因此,凡有条件者应进行镜检,以保诊断之准确; 3 .镜检 即是利用显微镜或解剖镜进行检查。主要采用水浸片法、压片法和涂片法三种方法。 水浸片是最常用的一种。取一点受检的组织,如鳃丝、体表溃疡处、消化道的内含物、体表附着物或粘液等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清水(或海水)用镊子将组织分散,加上盖玻片,稍加压平,即可观察。受检组织不能放置于玻片上太多、太厚和互相重叠。 压片法是用一些柔软组织,如肝胰脏、肌肉、心脏、肠壁等进行检查。取一点组织一小块于玻片上,轻轻盖上另一载玻片,轻压令受检组织压成一透明薄片,即可观察,无需加水。亦可用盖玻片加压,做成血片检查。 涂片法适用于粘液性样品的检查,如血液,好吊频这里都是精品肝胰细胞中病毒包涵体检查。 用于检查的病鱼应有一定的数量,以保证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有条件时应检查 3~10 尾。 三、检查步骤 检查病鱼时,需按一定步骤顺序进行,一般先体外,后体内。各器官的顺序先后如下: ⑴ 粘液、 ⑵ 鳍、 ⑶ 鼻腔、 ⑷ 血液、 ⑸ 鳃、 ⑹ 口腔、 ⑺ 脂肪组织、 ⑻ 胃肠、 ⑼ 肝、 ⑽ 脾、 ⑾ 胆囊、 ⑿ 心脏、 ⒀ 鳔、 ⒁ 肾、 ⒂ 膀胱、 ⒃ 性腺、 ⒄ 眼、 ⒅ 脑、 ⒆ 脊髓、 ⒇ 肌肉。 (一)肉眼检查病鱼体表 1 .将病鱼放在解剖盘上,首先注意其体色及肥瘦情况;体表粘液之多少或鳍条上有无小白点并与粘液相伴呈米粉状样结构;有无明显病症出现,如有无白色瘤状物或细小白点、有无突出的 “ 红点 ” 、有无炎症出现、鳞片下有无 “ 花纹 ” 存在、有无 “ 黑点 ” ;或肉眼可见之寄生虫的存在;头背面有无充血等种种异常现象的出现。 2 .体表检查之后,将鳃盖掀起,注意鳃之色泽,粘液之多少,有无白点、瘤块之存在,鳃有无肿大,鳃丝末端是否肿大发白及是否有异物存在,鳃盖是否外翻等变化。并注意鳍的非正常改变。 (二)镜检有关器官 肉眼外表检查之后,进入解剖检查。由于病鱼的发病部位,一般常见于皮肤、鳃及肠道,故主要介绍这三个部位,余者请参照上述进行。 1 .粘液 在鱼类的体表,除肉眼检查时可见的寄生虫外,往往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寄生虫,例如口丝虫、颤动隐鞭虫、粘孢子虫、小瓜虫、车轮虫、三代虫以及吸虫囊蚴等。检查的方法是用解剖镊刮取体表的粘液,加上盖玻片,进行观察。 2 .鳃 检查鳃时,先用剪刀将左右两边的鳃完整地取出,放在培养皿里。首先仔细观察鳃上有无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再看色泽如何;然后,用小剪刀剪取小块鳃组织,放在载玻片上,加上少量清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鳃瓣是特别容易被寄生虫侵害的器官,如各类原生动物、单殖类、复殖类吸虫的囊蚴、蛭类、软体动物寄生幼虫、甲壳类等,在鳃上往往都可以找到。检查时,每边鳃的第一片鳃片接近两端的位置剪取一小块鳃丝,因为这个地方寄生虫较集中。 检查小型寄生虫后,可把整个鳃放在培养皿里,加入清水(淡水或海水),将鳃小片逐片剪开,在解剖镜下观察。观察时,用两根解剖针,把鳃丝逐条拉开,仔细检查,或用镊子将每片鳃片的鳃上所有内含物完全刮下,放在培养皿里,用清水稀释、搅匀后,在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也可用清水洗涤数次,倒弃上清液,检查单殖类。 3 .肠道 检查肠胃时,首先要把肠的外壁上的脂肪组织,尽量除干净,否则脂肪会混进肠的内含物,而妨碍观察。除净脂肪组织后,将肠管前后拉长,摆在解剖盘上。先用肉眼检查,看肠外壁有无白点,这些白点通常是粘孢子虫或微孢子虫的孢囊。 肉眼检查完后,一般分段检查(分前、中、后三段),取肠内含物进行镜检,每段检查两片,常可见到各类寄生物,如各种原生动物、蠕虫。 镜检后,将肠管剪开,如果发现大型寄生虫,就先行取出,放在培养皿中,并注意肠管是否有溃烂、发红发紫、或有无白点等变化。最后再用压片法,检查肠管。同时在作压片法检查之前应将肠的内含物都刮下来,放在培养皿里,加入生理盐水冲洗搅匀,再检查吸虫之类寄生虫存在与否。 四、鱼病的诊断 鱼病诊断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检查、分析,对病鱼所患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对症下药,采取合理措施。 1 .见到病鱼后,先用肉眼观察,注意那里有病变、病变程度等有关情况,什么病变是主要的,这样大致就可初步确定鱼患什么病。 如果病鱼所出现的病症不明显,或单凭肉眼无法确定的疾病,应进行镜检。依据病鱼所呈现的变化,结合病原检查(包括病原体及寄生强度),与肉眼检查相互配合,使初步诊断更有科学依据,更准确。 2 .注意鱼池的各种条件,如水温、水质、含氧量、 pH 值;注意以往鱼病流行情况;注意饲养管理情况,包括清塘、放养密度、投喂情况、防病情况,以及发病前后的有关变化。 3 .依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作出诊断,采取相应措施。 其实很多养殖户朋友应该学一些鱼病诊断常识,也许会受到仪器设备的限制,不能够进行镜检或其他方面的诊断,但是我们这些渔夫应该明白其诊断过程及其注意事项,只有提供及时的肉眼观察,再到周围技术员的镜检,才能够很科学的判断寄生虫病的类别与否!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简单的发表一篇小日志给大家一些启发!
个人分类:
鱼病诊断
|
6348 次阅读
|
13
个评论
更多...
用微信扫一扫 互动赢积分
编辑部:
市场部:
技术部:
客服电话:020-85595682 skype:fishfirst 邮箱:
our@fishfirst.cn
官方微博:好吊看视频前沿杂志
粤ICP备10068752号
Copyright © 2010-2012 LingShi Ad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回顶部